折旧方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折旧金额在其使用年限内进行分摊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直线法定义:又称平均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特点:优点是计算简单,易于理解;缺点是没有考虑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各期实际磨损程度和使用效能的差异。

折旧方法主要有哪些

工作量法

定义: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特点:适用于固定资产各期的工作量不均衡的情况,能更好地体现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但需要准确统计固定资产的工作量。

双倍余额递减法

定义: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特点:属于加速折旧法,前期计提折旧较多,后期计提较少,能使固定资产在早期为企业带来较多经济利益时多提折旧,符合谨慎性原则。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
鲁ICP备2002270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