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工龄和40年工龄的退休金主要有以下区别:基础养老金不同: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工龄35年的职工基础养老金约是计发基数的35%,而40年工龄的职工则是40%。例如,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均为6000元时,35年工龄的职工基础养老金为(6000+6000)÷2×35×1%=2100元,40年工龄的职工基础养老金为(6000+6000)÷2×40×1%=2400元,40年工龄的职工每月基础养老金比35年工龄的职工多300元。
35年工龄和40年工龄的退休金有何区别
个人账户养老金不同: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工龄长意味着工作时间长,在正常缴费情况下,个人账户累计缴费金额相对较多。假设每年个人账户缴费金额为5000元,40年工龄的职工就比35年工龄的职工多积累了25000元。在计发月数相同的情况下,40年工龄的职工个人账户养老金会相应增加。
过渡性养老金不同:过渡性养老金是针对“中人”的一种补偿性养老金,其计算与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视同缴费年限等因素有关。40年工龄的职工通常视同缴费年限更长,过渡性养老金也会更高。如某省会城市以2024年养老金计发基数8600元为例,甲工龄40年含12年视同缴费,乙工龄35年含10年视同缴费,过渡性养老金差额为8600×(12×1.3%-10×1.3%)=223.6元/月。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