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

12315投诉有用吗

12315 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设立的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依托《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等法规运行。根据规定,市场监管部门需在 7 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投诉,受理后 60 日内办结(复杂案件可延长 30 日)。例如,用户网购商品遇假货、餐饮消费遭欺诈、培训机构卷款跑路等场景,均可通过12315 维权,其处理结果具有行政效力,违规商家可能面临警告、罚款、列入失信名单

音乐作品版权使用期限是多久

音乐作品版权使用期限根据不同情况有所不同,具体如下:自然人创作的作品:其发表权以及著作权法中规定的财产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 12 月 31 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 12 月 31 日。例如,一位作曲家独立创作了一首音乐作品,在他去世后的五十年内,该作品的版权仍受到保护,他人未经许可使用需承担法律责任;若是多位作曲家合作

2024最新规定的男女结婚年龄是多少

2024 年我国规定的男女结婚年龄是:男方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方不得早于二十周岁。这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规定执行的,该规定截至 2025 年 6 月未发生变化。2024最新规定的男女结婚年龄是多少法定结婚年龄的设定综合考虑了多方面因素。从生理角度来看,达到这个年龄,男女双方身体发育相对成熟,具备较好的生理条件来承担婚姻带来的责任和义务,例如生育和抚养子女。从心理层面来讲

限制减刑是什么意思

限制减刑是指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是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其犯罪情节等,可以对缓期执行期满后的刑罚种类变更或者减刑幅度进行一定限制的刑罚制度。限制减刑是什么意思根据《刑法》规定,被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实际执行刑期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

垃圾短信侵权行为怎么处理

处理垃圾短信侵权行为,可参考以下方法:保留证据:这是维权的关键。要将垃圾短信完整地截图保存,包括短信内容、发送时间、发送号码等详细信息。如果有条件,也可以到运营商处调取短信记录,以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垃圾短信侵权行为怎么处理向运营商投诉:及时联系自己的手机运营商,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或中国电信。拨打客服热线,向客服人员详细描述垃圾短信的情况,提供保存的证据,要求运营商对发送垃圾短信的号码进行

驾驶证多少年审一次

驾驶证的年审时间根据准驾车型、驾驶员年龄以及是否有记分等情况有所不同,具体如下:A1、A2、A3、B1、B2 驾驶证:拥有这些准驾车型驾驶证的驾驶人,应该在每个记分周期结束后 30 日内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受审验。但在一个记分周期内没有记分记录的,免予本记分周期审验。如果在记分周期内有记分,审验时应当参加不少于 3 小时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交通安全文明驾驶、应急处置等知识学习,并接受交通事

在我国裸奔合法吗

裸奔是不合法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在公共场所故意裸露身体,情节恶劣的,将被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这种行为不仅扰乱公共秩序,还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对社会道德风尚造成不良影响。在我国裸奔合法吗即使裸奔行为未被当场发现,其本身仍属于违法行为。如果被查实,仍会受到法律制裁。此外,如果裸奔行为还涉及其他违法行为(如猥亵他人等),可能会面临更为严重的处罚。因此,裸奔行为在我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于1997年1月1日正式施行。相关介绍如下:适用范围:在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中,遵循综合性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的原则。除锅炉、工业炉窑、火电厂等执行各自行业性标准外,其他大气污染物排放均执行本标准。适用于现有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大气污染物综合

偷看女孩子洗澡什么罪

偷看女孩子洗澡一般不构成犯罪,但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及可能面临的处罚如下:一般情形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六项规定,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例如,在公共浴室等场所偶尔偷看女生洗澡,被发现后,一般会受到这样的处罚。偷看女孩子洗澡什么罪情节较重情形处罚:如果偷看行为情节较重,

禁止令的司法解释有哪些

关于禁止令的司法解释,主要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印发 <关于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有关问题的规定(试行)> 的通知》。禁止令的司法解释有哪些具体内容如下:适用条件: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法院根据犯罪情况,认为从促进教育矫正、维护社会秩序需要出发,确有必要禁止其在管制执行期间、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