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五保户的取消条件主要由民政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决定。具体来说,当五保户不再符合《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第六条所规定的条件时,即可能面临取消。这些条件包括: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

农村五保户取消条件是什么

在实际操作中,民政部门会定期对五保户进行调查论证,以确认其是否仍然符合五保户的要求。如果五保户的经济状况得到改善,或者具备了劳动能力,能够自给自足,那么民政部门有权取消其五保户资格。此外,如果五保户存在违规行为,如骗取五保资格等,也可能导致其五保户资格被取消。

值得注意的是,五保户的取消并非随意进行,而是需要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程序。民政部门在取消五保户资格前,通常会进行充分的调查论证,并确保决策的合理性和公正性。同时,五保户也有权对取消决定提出异议,并寻求法律途径进行维权。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
鲁ICP备2002270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