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罪是指刑法中某些构成要件行为具有较高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罪名,因其能够涵盖多种犯罪行为而被形象地称为“口袋罪”。这类罪名的特点是罪状描述较为宽泛,适用范围广泛,甚至可以通过兜底条款将一些难以明确归类的行为纳入其中。

口袋罪是什么意思?包括哪些罪?

口袋罪的主要类型

寻衅滋事罪

寻衅滋事罪是从1979年《刑法》中的流氓罪分解而来,其行为类型包括随意殴打他人、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强拿硬要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等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由于其兜底条款的存在,该罪名在实践中被广泛适用,成为新的口袋罪。

非法经营罪

非法经营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非法经营,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该罪名涵盖范围广泛,包括未经许可经营专营、专卖物品,买卖进出口许可证,以及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的非法经营行为不断出现,使得该罪名具有较高的包容性。

滥用职权罪

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该罪名在行为方式和“重大损失”的认定上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因此也被视为一种口袋罪。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
鲁ICP备2002270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