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又称法律扶助,是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一种司法援助制度,是对需要专业法律求助,又很无法承担诉讼费用及其无力支付律师费用的公民或法人予以援助,以维护其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制度。从这个概念能够得知,法律求助和法律援助是两码事。需要法律求助(比如不懂法),但有能力支付诉讼费用的,不属于法律援助的范畴;只有那些需要专业法律求助而无法承担诉讼费用的,才是法律援助的范畴。
法律援助是什么,怎么申请
我国《律师法》和《刑事诉讼法》都明确规定了法律援助制度。根据这个法律法规,法律援助的对象是具备中国国籍的公民和依法取得我国法人资格或在中国境内注册的法人。这些公民或法人经济上的贫困、无依无靠,没有支付能力,如不给予法律援助,确实无法维护其合法权益。一般来说,法律援助主要涉及刑事和民事案件。刑事方面,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未成年人或可能被判处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选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律师为他们提供辩护;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资金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设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律师为他们提供辩护。民事方面,侵犯财产所有权的民事案件,侵犯公民健康权案件、侵犯公民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案件,侵犯知识产权案件,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损害的民事案件,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因他人的行为造成损害的民事案件,及其公民在赡养、抚育、婚姻、继承、工伤事故等方面的赔偿案件,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