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逃罪是指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从羁押和改造场所逃走的行为,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一种。以下是其详细介绍:客体要件:侵犯的是司法机关对犯罪分子的管理秩序。司法机关通过拘留、逮捕、羁押等法律强制措施对相关人员进行监管,以打击犯罪和维持社会秩序,犯罪分子的脱逃行为会直接破坏这种监管秩序,妨碍司法活动的正常进行。

什么是脱逃罪

客观要件:表现为在羁押、改造场所或押解途中的逃离行为。例如从看守所、监狱、劳动改造管教队等场所逃离,无论是单人还是多人,使用暴力或非暴力手段,只要成功逃离监管就可能构成此罪。不过,如果在脱逃过程中造成严重伤害或故意杀人,将按牵连犯原则,从一重罪处罚。

主体要件:主体限定为被拘留、逮捕的未决犯和已被判处拘役以上刑罚并在服刑的已决犯。而被行政拘留或劳动教养者、被错误抓捕或判决者的逃脱行为不构成此罪。

主观要件: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且具有逃避羁押或刑罚处罚的目的。若行为人因不可抗力等特殊原因,在获得许可离开监管场所后无法及时返回,则不视为脱逃罪。

量刑:根据《刑法》第 316 条第 1 款规定,犯脱逃罪的,处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
鲁ICP备2002270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