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人顺序和比例在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中有不同规定:继承人顺序:根据《民法典》第 1127 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人顺序和比例是怎样的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其中,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此外,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遗产分配比例:一般情况下,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特殊情况下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可以不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遗嘱继承:按照被继承人所立有效遗嘱来分配遗产,遗嘱中指定的继承人可按遗嘱确定的份额继承,不受法定继承顺位和比例的限制。如果被继承人立有遗赠扶养协议,那么按照协议办理,其效力优先于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